再別康橋

 再別康橋


--徐志摩

徐志摩:《再別康橋》原文及其賞析

輕輕的我走了,

正如我輕輕的來;

我輕輕的招手,

作別西天的雲彩。

那河畔的金柳,

是夕陽中的新娘;

波光裡的豔影,

在我的心頭盪漾。

軟泥上的青荇 ,

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;

在康河的柔波里,

我甘心做一條水草!

那榆蔭下的一潭,

不是清泉,是天上虹;

揉碎在浮藻間,

沉澱著彩虹似的夢。

尋夢?撐一支長篙 ,

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;

滿載一船星輝,

在星輝斑斕裡放歌。

但我不能放歌,

悄悄是別離的笙簫;

夏蟲也為我沉默,

沉默是今晚的康橋!

悄悄的我走了,

正如我悄悄的來;

我揮一揮衣袖,

不帶走一片雲彩。


  賞析一:

飄逸可人的瀟灑,興奮熱烈的眷戀,清新如畫的別離,旖旎迷人的風光,是《再別康橋》傳遞給讀者的美感。那揮手作別雲彩的輕柔,蘊涵了多少至真的情絲。靜謐的康橋滿載絲絲離情是這般的動人,輕輕的,悄悄的,脈脈的,不許一點兒塵世聲響破壞此刻的佳境。充滿生機的"金柳""青荇"已將康橋裝點得情意綿綿,詩人又超越眼前的景緻,將"天上虹""星輝斑斕"也融入了康河,幻化出天上人間為一體的嫵媚,為我們展開了更為廣闊的想像空間:秀美的風光,濃濃的情趣融會在一起,在"輕輕的招手"中定格為永恆。

逐節講析並評價。(播放關於康橋的風光片)

1、第一節,連用三個"輕輕的",向西天的雲彩招手作別,給全詩定下抒情基調既有難捨難離的真情,又有淡淡的無奈與感傷。

2、第二節,寫了岸邊的柳樹,"金柳"是夕陽下的柳樹的生動色彩的描繪,它秀美婀娜,好像"新娘",既喻出其形態的美好,又傳達出詩人的無限歡喜和眷戀之情。誰能夠捨得離開美麗的新婚呢?"豔影""盪漾"在"我的心頭",物我合一,情景交融。

3、第三節,寫了康河的水草,綠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搖,愜意平靜。並有向詩人打招呼之意。"我甘心做一條水草",不僅物我合一,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檸檬水戰爭譯者